更新最快就看洪荒,honghuang.org
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点击:【登录】,如果您还不是本站会员请点击:【注册】成为本站会员!

我们现在提起

“王道”大部分指的是我们自己喜欢的人、事、物。而

“霸道”基本上是用于形容某人或国家、政党的蛮横不讲理的态度。很少人直到这两个词其实古代并不是如今的意思,有时在看古书或历史书籍时看到这两个词语都感觉混乱,更别说知道

“王道

“的反义词居然是”霸道

“了。

“王道”,指的是依据正义和仁爱来行政,其核心是以道德与仁义为基础,实现国家的治理。

与之相反是同时期法家韩非主张的

“霸道”,即以武力与权力压制民众、统治人民。以力服人和以理服人,是两者的根本区别而言。

大部分人对

“王道”中的

“王”的理解是

“君王”、

“帝王”或

“霸王”,其实这是个误解。

“王道”中的

“王”和前面的几个

“王”完全无关,它取的是其字代表的意思:上一横代表天,中一横代表人,下一横代表地,一竖代表天地人合一的概念。

儒学追求自我修身成己,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成物,要达到最高效果必须天时地利人和,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王道。

“王道”一词,最早见于《孟子》。孟子说:“以力假仁者霸。以德行仁者王”。

实行王道的君主称为

“王者”,与

“霸主”相对。儒家认为君主应以

“王道”统治人民,须由民意,即下方人民支持;与也许更重要之天意,即能反映民意之形而上之天之意志,来保证其正当。

亦即君主代表上天,依天命君临万民,因此才称

“天子”,即天之子。

“霸道”中的

“霸”本是

“伯”的意思。

“伯”本是周天子任命代替他处理诸侯国纷争的人的一个称谓而已。刚开始的任命的

“伯”并不一定是实力较强的诸侯国。然而在后来的发展中,由于往往是强大的诸侯国才有实力平定纠纷,进而获得推举,慢慢演变成

“霸主”的意思。而

“霸道”语出《荀子·王制》:“故明其不并之行,信其友敌之道,天下无王,霸主则常胜矣。是知霸道者也。”它一般以对内加强君主专制、中央集权、富国强兵及对外扩张为主要特点,目标是使国家成为霸主之国。

秦国自秦孝公称霸诸候时行霸道政策。秦昭王更是努力的霸道执行者,国力蒸蒸日上,最终由秦始皇消灭六国。

霸道以充实军备对外蛮横扩张、对内以法治国,以酷吏严刑威吓庶民,而受到儒家的广泛批评,被认为只能一时富强、不能长治久安。

例如秦朝使中国统一,却因为滥用民力而迅速灭亡。历史上的大多数帝王表面上看起来崇尚王道,然而他们实行的其实是切合现实的王霸之道,即高压与怀柔并重,王道与霸道的混合,也就是所谓的

“外儒内法”,并非大家认为的”独尊儒术”。《汉书·元帝本纪》中就记载汉宣帝训斥太子刘奭时说:“汉家自有制度,本以霸王道杂之,奈何纯用德教,用周政乎?”意思就是要王道和霸道相结合治理天下。

但是有意思的是,历史上大多中兴的帝王都倾向于采用霸道,因为其为收回朝廷政权提供了依据与指引。

honghuang.org